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人物故事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
——記果洛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余暉
發(fā)布時間:2025-07-29 07:42:40
編輯:易 娜
QQ圖片20250729055931旦正杰(左二)與牧民們圍坐一起,為他們“化心結”。受訪者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涉及牲畜(牦牛)80頭,知欽鄉(xiāng)賣家還未收到交易款。”

  “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這筆錢對賣家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但江千鄉(xiāng)買家這邊只籌到一小部分,買賣雙方互不相讓,還在僵持。”

  “兩地村里的調解員準備好了,過去后咱倆各幫一方溝通,爭取今天就把這事解決。”

  “對,今天就待在那兒,咱們合力把兩家的心結打開。”

  ……

  7月25日9時,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雪蓮茶事”調解工作室里,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和老搭檔旦木求在雙休日依然早早到崗。

  兩人一邊翻閱案件檔案,一邊確認矛盾糾紛要點、確定調解方案,為上午趕去的調解做最后的準備。此行,旦正杰和老搭檔要驅車前往甘德縣江千鄉(xiāng),調解一起牲畜交易經(jīng)濟糾紛。

  作為一名70歲的退休老干部,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旦正杰,在人民調解的路上從未停歇。由于在職期間表現(xiàn)突出、工作能力強,2015年5月退休后,他被返聘為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

  加上在職時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時間,18年里,旦正杰跋涉于5000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時常盤坐在牧民群眾身邊,傾注心力化解他們心中的煩悶與不解。

  “2010年5月,我獲得了‘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這對我的激勵很大。我覺得,那不光是一份榮譽,更是組織和群眾對我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我必須堅持到底。”旦正杰說。

  憑借18年積累的豐富調解經(jīng)驗和對牧區(qū)民情的透徹了解,旦正杰成為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團隊里的“定海神針”。面對復雜疑難的矛盾糾紛,他總能抽絲剝繭、精準施策,成功“啃”下數(shù)起歷時多年、涉及多方利益的“硬骨頭”,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在旦正杰的記憶里,12年前成功調解的一起草山糾紛讓他至今難忘。“在牧區(qū),草山和牲畜是牧民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依靠,但總會因時間久遠、界限不清等因素產(chǎn)生草山歸屬糾紛。”旦正杰說,那起糾紛的另一方在達日縣,從糾紛出現(xiàn)到化解,前后拖了十余年。

  “當時我和團隊都在想,用什么方式能更有效地化解雙方矛盾。以前,我們大多是調查了解情況后,直接去調解地開展工作。但那一次,我決定換個方式:先不急于到現(xiàn)場,在掌握糾紛來龍去脈的同時,與兩地群眾基礎好、說話有分量的基層調解員碰頭,一起商量方案,再一同到現(xiàn)場形成調解‘最強合力’。”旦正杰說。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奏效了。一件讓雙方“臉紅脖子粗”的“揪心事”被成功化解,而且只用了一天時間。調解后,雙方不僅握手言和,之后還常拿各自的牦牛做買賣。

  “婚姻危機變鬧劇”“兄弟反目成仇不惜‘以命償恥’”“家庭財產(chǎn)爭奪鬧糾紛”……

  一幕幕可能只在刷屏時見到的“劇情”,旦正杰都親身經(jīng)歷過。“說真的,一般人沒見過那樣的真實場景。雖然旦正杰副主任年紀大了,在別人眼里或許覺得他思維不敏捷、行動遲緩,但在調解工作上,他向來沖在最前面。中心和鄉(xiāng)、村的調解員心里都有個共識:‘只要有旦正杰副主任在,再難調解的矛盾糾紛都不怕’。”旦木求笑著說。

  “哪里話,每一起成功的調解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得明白,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在掌握實情的前提下,用家常話袒露雙方心聲,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旦正杰說。工作時,他的手提包里總裝著三件“法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一本記滿糾紛的記錄本和印著二維碼的普法手冊。遇到通情達理的群眾,他就變成條分縷析的“法律通”;面對情緒失控的當事人,他就當個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叔”或“大爺”。

  說罷,旦正杰合上案件檔案,拿出記錄本,認真盯著其中一頁勾畫了幾筆,對旦木求說:“老搭檔,走,咱們出發(fā)。”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在西寧市調研重點企業(yè)運行情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wǎng)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新聞網(wǎng)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38公里路的民生蛻變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繌奶镩g到都市的"鮮速之旅"
24H熱點
一名黨員一面旗 一生戎裝一世情——全國模范退...
【戎光在身邊】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 全省優(yōu)秀退...
逆險而上,他們用堅守與擔當守護平安
【山海同心 筑夢青!坑駱涫衼砹艘晃弧疤弁纯诵恰...
鋼槍鑄硬骨 鋤頭耕民心——記“兵支書”季鵬扎根蘇...
向世界講好三江源生態(tài)文明的中國故事——訪全國政...
赤心向黨映高原——97歲抗戰(zhàn)老兵張運松的紅色傳奇
把青春“釘”在南川熱土上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傾情傾力促進棲霞湟中交流交...
【身邊的感動】將環(huán)保事業(yè)進行到底——記“全國十...
熱點圖片
【活力中國調研行】探訪青海清潔能源外送的核心樞紐
【活力中國調研行】...
【活力中國調研行】走進中國原子城
【活力中國調研行】...
青海果洛州:瑪可河畔“菌”飄香
青海果洛州:瑪可河...
【大美青!じ咴闱颉俊凹t魔”旋風席卷球場內外——第二屆“青超聯(lián)賽”第七輪青海果洛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山海同心 筑夢青!课穆迷,讓青海走向更廣闊舞臺!——援青工作巡禮之五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活力中國調研行】河湟風情“活”在街巷間
【活力中國調研行】...
【大美青!じ咴闱颉刻瓶ń鹁勾勒足球弧線——第二屆“青超聯(lián)賽”第七輪青海黃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海西寧市農(nóng)業(yè)的“綠色奇跡”——西寧“冷涼經(jīng)濟”系列報道之三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
——記果洛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

青海日報
2025-07-29 07: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
——記果洛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

青海日報
2025-07-29 07: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
——記果洛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

  • 2025-07-29 07:42:40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729055931旦正杰(左二)與牧民們圍坐一起,為他們“化心結”。受訪者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涉及牲畜(牦牛)80頭,知欽鄉(xiāng)賣家還未收到交易款。”

  “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這筆錢對賣家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但江千鄉(xiāng)買家這邊只籌到一小部分,買賣雙方互不相讓,還在僵持。”

  “兩地村里的調解員準備好了,過去后咱倆各幫一方溝通,爭取今天就把這事解決。”

  “對,今天就待在那兒,咱們合力把兩家的心結打開。”

  ……

  7月25日9時,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雪蓮茶事”調解工作室里,中心專職副主任旦正杰和老搭檔旦木求在雙休日依然早早到崗。

  兩人一邊翻閱案件檔案,一邊確認矛盾糾紛要點、確定調解方案,為上午趕去的調解做最后的準備。此行,旦正杰和老搭檔要驅車前往甘德縣江千鄉(xiāng),調解一起牲畜交易經(jīng)濟糾紛。

  作為一名70歲的退休老干部,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旦正杰,在人民調解的路上從未停歇。由于在職期間表現(xiàn)突出、工作能力強,2015年5月退休后,他被返聘為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專職副主任。

  加上在職時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時間,18年里,旦正杰跋涉于5000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時常盤坐在牧民群眾身邊,傾注心力化解他們心中的煩悶與不解。

  “2010年5月,我獲得了‘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這對我的激勵很大。我覺得,那不光是一份榮譽,更是組織和群眾對我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我必須堅持到底。”旦正杰說。

  憑借18年積累的豐富調解經(jīng)驗和對牧區(qū)民情的透徹了解,旦正杰成為班瑪縣司法局人民調解中心團隊里的“定海神針”。面對復雜疑難的矛盾糾紛,他總能抽絲剝繭、精準施策,成功“啃”下數(shù)起歷時多年、涉及多方利益的“硬骨頭”,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在旦正杰的記憶里,12年前成功調解的一起草山糾紛讓他至今難忘。“在牧區(qū),草山和牲畜是牧民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依靠,但總會因時間久遠、界限不清等因素產(chǎn)生草山歸屬糾紛。”旦正杰說,那起糾紛的另一方在達日縣,從糾紛出現(xiàn)到化解,前后拖了十余年。

  “當時我和團隊都在想,用什么方式能更有效地化解雙方矛盾。以前,我們大多是調查了解情況后,直接去調解地開展工作。但那一次,我決定換個方式:先不急于到現(xiàn)場,在掌握糾紛來龍去脈的同時,與兩地群眾基礎好、說話有分量的基層調解員碰頭,一起商量方案,再一同到現(xiàn)場形成調解‘最強合力’。”旦正杰說。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奏效了。一件讓雙方“臉紅脖子粗”的“揪心事”被成功化解,而且只用了一天時間。調解后,雙方不僅握手言和,之后還常拿各自的牦牛做買賣。

  “婚姻危機變鬧劇”“兄弟反目成仇不惜‘以命償恥’”“家庭財產(chǎn)爭奪鬧糾紛”……

  一幕幕可能只在刷屏時見到的“劇情”,旦正杰都親身經(jīng)歷過。“說真的,一般人沒見過那樣的真實場景。雖然旦正杰副主任年紀大了,在別人眼里或許覺得他思維不敏捷、行動遲緩,但在調解工作上,他向來沖在最前面。中心和鄉(xiāng)、村的調解員心里都有個共識:‘只要有旦正杰副主任在,再難調解的矛盾糾紛都不怕’。”旦木求笑著說。

  “哪里話,每一起成功的調解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得明白,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在掌握實情的前提下,用家常話袒露雙方心聲,用真心真情化解堅冰。”旦正杰說。工作時,他的手提包里總裝著三件“法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一本記滿糾紛的記錄本和印著二維碼的普法手冊。遇到通情達理的群眾,他就變成條分縷析的“法律通”;面對情緒失控的當事人,他就當個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叔”或“大爺”。

  說罷,旦正杰合上案件檔案,拿出記錄本,認真盯著其中一頁勾畫了幾筆,對旦木求說:“老搭檔,走,咱們出發(fā)。”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余暉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