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15日晚,“聲音的山脈”第二屆山歌展演活動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格薩爾廣場舉行。
本屆展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整場音樂劇共分8個劇目,《在那遙遠的地方》以漢族采歌者追尋各民族“聲音碎片”為線索,畫外音講述“聲音的山脈”的由來。全劇以“三江源游牧文化”為基,巧妙融匯漢、藏、塔吉克等多民族山歌元素,運用現(xiàn)代音樂手法、動人敘事與舞臺科技,打造了一部以山歌為血脈、高原為舞臺的生命樂章,用多民族的聲音碎片,匯聚成一座“聲音的山脈”。演出中,不同民族山歌各具特色,通過歌聲與故事傳遞出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與民族情感。
據(jù)悉,此次展演活動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年度篇章式更新”模式,計劃每年選取全新的民族與故事線,逐步將全國56個民族乃至國際山地民族的藝術(shù)內(nèi)容囊括其中,這一模式為山歌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同時,為培養(yǎng)本土人才、提升玉樹山歌影響力,活動主辦方還在展演活動期間精心推出了“尋找山歌傳承人”進校園試點活動、《聲音的山脈》非遺山歌音樂劇、玉樹州非遺山歌大賽三大核心活動,形成“從課堂到舞臺、從民間到國際”的傳承閉環(huán),打造出具有可持續(xù)性和全國示范意義的山歌生態(tài)體系。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