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青海時政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比瞬彭椖壳⒄剷_幕
陳剛致辭 吳曉軍出席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廣播電視臺
作者:莫昌偉 鄭思哲
發(fā)布時間:2024-07-11 07:40:32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10日上午,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在西寧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馬璐致辭。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出席,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月霞主持。中國科協(xié)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束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lián)副主席胡百精,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大南,副省長楊志文、劉超出席。

  陳剛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對院士專家、青年英才等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青海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發(fā)源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的地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明確“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zhàn)略地位,指明了打造生態(tài)文明高地、建設產(chǎn)業(yè)“四地”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徑。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青?疾觳l(fā)表重要講話,給全省上下以極強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奮斗感召。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核心一條就是把習近平總書記重大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好,關鍵之處就是高揚精神、造就人才。青海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青海最缺的不是氧氣,最缺的是人才。我國首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離不開全國各地人才的有力支撐,“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青海篇目”中最耀眼的章節(jié)。因此,人才和精神任何時候都是青海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青海落地見效的重要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海各族干部群眾正在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之情,轉化為現(xiàn)代化新青海建設的磅礴力量,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真誠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廣大青年英才走進青海、融入青海、建設青海,在青海這片高天厚土施展才華、繪就夢想。

  馬璐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她說,此次論壇活動既是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的有力舉措,也為大國工匠與院士、青年科技人才溝通交流搭建了很好平臺。“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這里交匯融合,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濃厚氛圍。全國總工會將持續(xù)開展大國工匠青海行活動,繼續(xù)支持青海開展特色產(chǎn)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建設工匠學院,推動提高職工技能水平,促進職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為青海產(chǎn)業(yè)“四地”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杰出講座教授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尼瑪扎西,“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鄧稼先之子、西華大學教授鄧志平,青年人才代表、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新房交流發(fā)言。

  全省8個市(州)、26家單位成功對接人才項目600個,涉及綠色算力、能源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9個領域,其中14個人才項目進行現(xiàn)場簽約。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戚發(fā)軔、鄭綿平、桂衛(wèi)華、王浩、段寶巖、盧春房、陳湘生、徐政和、陳左寧、董家鴻、袁亮、黃慶學、胡春宏、王成山、周創(chuàng)兵、張宗亮、李校堃、王振常、胡亞安,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李述湯、王志新、芮筱亭、崔鵬、郭萬林、熊仁根、賴遠明、王金龍,6名外籍院士、三百多名高層次人才、援青省市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出席。

推薦閱讀
上海市代表團來青考察交流
第23屆環(huán)湖賽開幕 陳剛宣布開幕 吳曉軍致辭
西寧(國家級)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全面推進新型工業(yè)化
第23屆環(huán)湖賽第四賽段——勇攀高峰 逐夢環(huán)湖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招標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海北成為全省最大的油菜供種基地
青海湟中高原冷涼蔬菜發(fā)往廣州深圳
24H熱點
“兩彈一星”精神研討會舉行
綠色算力人才發(fā)展論壇舉行
西寧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王衛(wèi)東主持
凝心聚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青海篇章 省委常委分...
全省促進緊密型縣域醫(yī)共體暨鄉(xiāng)村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高質...
大國工匠青海行—工匠人才培育工作交流活動舉行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召開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扎實做好2025年預算編制項目謀劃工作
熱點圖片
【環(huán)湖聽新音·環(huán)湖印象】貴德風情畫 環(huán)湖賽上展
【環(huán)湖聽新音·環(huán)湖印...
圖說環(huán)湖
圖說環(huán)湖
七月門源遍野流金
七月門源遍野流金
天峻之變——“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走進海西”系列報道之一
天峻之變——“高質...
天路職工緊急救助高反游客
天路職工緊急救助高...
“五業(yè)”交融,繪就彩虹故鄉(xiāng)幸福新卷
“五業(yè)”交融,繪就...
穿越千年歷史 共舞彩陶神韻
穿越千年歷史 共舞彩...
加讓村:村民變“股民” 共奔致富路
加讓村:村民變“股...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比瞬彭椖壳⒄剷_幕
陳剛致辭 吳曉軍出席

青海日報 青海廣播電視臺
2024-07-11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開幕
陳剛致辭 吳曉軍出席

青海日報 青海廣播電視臺
2024-07-11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比瞬彭椖壳⒄剷_幕
陳剛致辭 吳曉軍出席

  • 2024-07-11 07:40:32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廣播電視臺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10日上午,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和第五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在西寧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馬璐致辭。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出席,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月霞主持。中國科協(xié)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束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lián)副主席胡百精,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大南,副省長楊志文、劉超出席。

  陳剛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對院士專家、青年英才等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青海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發(fā)源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的地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明確“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zhàn)略地位,指明了打造生態(tài)文明高地、建設產(chǎn)業(yè)“四地”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徑。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青海考察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給全省上下以極強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奮斗感召。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核心一條就是把習近平總書記重大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好,關鍵之處就是高揚精神、造就人才。青海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青海最缺的不是氧氣,最缺的是人才。我國首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離不開全國各地人才的有力支撐,“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青海篇目”中最耀眼的章節(jié)。因此,人才和精神任何時候都是青海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青海落地見效的重要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海各族干部群眾正在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之情,轉化為現(xiàn)代化新青海建設的磅礴力量,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真誠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廣大青年英才走進青海、融入青海、建設青海,在青海這片高天厚土施展才華、繪就夢想。

  馬璐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她說,此次論壇活動既是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的有力舉措,也為大國工匠與院士、青年科技人才溝通交流搭建了很好平臺。“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這里交匯融合,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濃厚氛圍。全國總工會將持續(xù)開展大國工匠青海行活動,繼續(xù)支持青海開展特色產(chǎn)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建設工匠學院,推動提高職工技能水平,促進職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為青海產(chǎn)業(yè)“四地”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杰出講座教授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尼瑪扎西,“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鄧稼先之子、西華大學教授鄧志平,青年人才代表、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新房交流發(fā)言。

  全省8個市(州)、26家單位成功對接人才項目600個,涉及綠色算力、能源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9個領域,其中14個人才項目進行現(xiàn)場簽約。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戚發(fā)軔、鄭綿平、桂衛(wèi)華、王浩、段寶巖、盧春房、陳湘生、徐政和、陳左寧、董家鴻、袁亮、黃慶學、胡春宏、王成山、周創(chuàng)兵、張宗亮、李校堃、王振常、胡亞安,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李述湯、王志新、芮筱亭、崔鵬、郭萬林、熊仁根、賴遠明、王金龍,6名外籍院士、三百多名高層次人才、援青省市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出席。

作者 莫昌偉 鄭思哲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