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品河湟文化 賞民俗風情
作者:孔令磊
發(fā)布時間:2025-07-27 16:20:37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孔令磊 報道)平安驛的名稱源于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平安鎮(zhèn)的古時舊稱,歷史上也曾叫做河湟間,是蘭州、海東、西寧三地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自古為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周邊交通路網發(fā)達,民族文化繁榮。

7月2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團隊走入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了解和感受文化和旅游發(fā)展情況。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是平安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品牌創(chuàng)建地,是以河湟演繹、河湟美食、河湟藝術為核心,深度挖掘古驛“平安驛”的歷史,以傳統(tǒng)工藝、傳統(tǒng)技藝結合民間傳承手法,集中呈現(xiàn)具有多民族特色的“青海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項目占地約1000畝,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包含鄉(xiāng)愁民俗、鄉(xiāng)野田園、鄉(xiāng)土電商、汽車驛站、富硒科技五個板塊,于2018年9月25日建成投入試運營。

平安驛的品牌內涵主要以祈福文化和驛站文化兩部分構成,祈!捌桨病笔侨藗儨贤ㄇ楦小a生共鳴的重要方式,而“驛”則代表項目所處的區(qū)位處于交通便利、文化繁榮的節(jié)點,這也是平安驛項目拓展時選址的重要參考標準。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運營總監(jiān)馬海明向記者介紹,目前景區(qū)入駐商戶167戶,主要從特色美食、河湟建筑、非遺、民俗演藝四個方面去運營,間接和直接帶動周邊2000余人就業(yè),從試運營到現(xiàn)在人流量約1500萬人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平安驛通過深度挖掘河湟地區(qū)的人文歷史,集中呈現(xiàn)河湟地區(qū)多民族文化融合共存、和諧發(fā)展的繁榮景象。建筑方面,以河湟地區(qū)各民族傳統(tǒng)特色建筑為原型,以老材料和老物件為原料,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打造還原經典建筑的精粹風貌;美食方面,通過小吃檔口、精品院落、主題餐廳的形式集中呈現(xiàn)了青海各民族特色美食;民俗方面,街頭巷尾、臺上臺下、門內門外,到處都有民俗記憶、特色技藝和傳統(tǒng)演藝等河湟人文風情。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河湟文化,無論是房屋建筑、民俗風情,還是美食都很吸引我;厝ズ笠欢s上朋友再來!眮碜詮B門的林女士告訴記者。

老味道、老建筑,傳統(tǒng)的技藝加上成熟的運營模式,平安驛吸引著眾多游客漫步其中,品嘗青海傳統(tǒng)大月餅、特色小吃“狗澆尿”等。

“目前我們還在進行一些項目的改造,包括增加演藝的內容和次數(shù),并通過特色化的宣傳讓更多游客前來打卡!瘪R海明說。

近年來,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以體驗河湟文化、品特色美食、了解民俗風情、觀賞民族建筑為特色,深度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打造以生態(tài)、文化、旅游、休閑養(yǎng)生、度假為一體的具有河湟文化風貌的綜合服務區(qū)。如今,這里已成為省內外游客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新興熱點。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在西寧市調研重點企業(yè)運行情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貴德縣三屯:古村展新顏 產業(yè)富鄉(xiāng)親
第六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抵達青海果洛州
24H熱點
【活力中國調研行】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
第八屆青稞酒文化旅游宣傳展示活動在青海西寧市啟幕
【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同仁市:鄉(xiāng)村振興讓古城煥...
青;ブh推出六條高原避暑康養(yǎng)線路
大愛相“髓” 文旅同行——青海省情暖造血干細胞捐...
第二屆高原康養(yǎng)論壇在青海海東市開幕
“跟著賽事游青!2025年鞭陀龍交流大賽開幕
第十一屆青海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正式開賽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祁連專場舉辦
青海貴德縣三屯:古村展新顏 產業(yè)富鄉(xiāng)親
熱點圖片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紅魔”旋風席卷球場內外——第二屆“青超聯(lián)賽”第七輪青海果洛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文旅援青,讓青海走向更廣闊舞臺!——援青工作巡禮之五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活力中國調研行】河湟風情“活”在街巷間
【活力中國調研行】...
【大美青!じ咴闱颉刻瓶ń鹁勾勒足球弧線——第二屆“青超聯(lián)賽”第七輪青海黃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海西寧市農業(yè)的“綠色奇跡”——西寧“冷涼經濟”系列報道之三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
【活力中國調研行】高原驛站熱起來
【活力中國調研行】...
澳門青少年:我和青海有個約定
澳門青少年:我和青...
江源玉樹,馬背上的歡騰
江源玉樹,馬背上的歡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活力中國調研行】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品河湟文化 賞民俗風情

青海新聞網
2025-07-27 16: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活力中國調研行】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品河湟文化 賞民俗風情

青海新聞網
2025-07-27 04: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活力中國調研行】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品河湟文化 賞民俗風情

  • 2025-07-27 04:20:37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孔令磊 報道)平安驛的名稱源于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平安鎮(zhèn)的古時舊稱,歷史上也曾叫做河湟間,是蘭州、海東、西寧三地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自古為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周邊交通路網發(fā)達,民族文化繁榮。

7月2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團隊走入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了解和感受文化和旅游發(fā)展情況。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是平安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品牌創(chuàng)建地,是以河湟演繹、河湟美食、河湟藝術為核心,深度挖掘古驛“平安驛”的歷史,以傳統(tǒng)工藝、傳統(tǒng)技藝結合民間傳承手法,集中呈現(xiàn)具有多民族特色的“青海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項目占地約1000畝,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包含鄉(xiāng)愁民俗、鄉(xiāng)野田園、鄉(xiāng)土電商、汽車驛站、富硒科技五個板塊,于2018年9月25日建成投入試運營。

平安驛的品牌內涵主要以祈福文化和驛站文化兩部分構成,祈福“平安”是人們溝通情感、產生共鳴的重要方式,而“驛”則代表項目所處的區(qū)位處于交通便利、文化繁榮的節(jié)點,這也是平安驛項目拓展時選址的重要參考標準。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運營總監(jiān)馬海明向記者介紹,目前景區(qū)入駐商戶167戶,主要從特色美食、河湟建筑、非遺、民俗演藝四個方面去運營,間接和直接帶動周邊2000余人就業(yè),從試運營到現(xiàn)在人流量約1500萬人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平安驛通過深度挖掘河湟地區(qū)的人文歷史,集中呈現(xiàn)河湟地區(qū)多民族文化融合共存、和諧發(fā)展的繁榮景象。建筑方面,以河湟地區(qū)各民族傳統(tǒng)特色建筑為原型,以老材料和老物件為原料,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打造還原經典建筑的精粹風貌;美食方面,通過小吃檔口、精品院落、主題餐廳的形式集中呈現(xiàn)了青海各民族特色美食;民俗方面,街頭巷尾、臺上臺下、門內門外,到處都有民俗記憶、特色技藝和傳統(tǒng)演藝等河湟人文風情。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河湟文化,無論是房屋建筑、民俗風情,還是美食都很吸引我;厝ズ笠欢s上朋友再來。”來自廈門的林女士告訴記者。

老味道、老建筑,傳統(tǒng)的技藝加上成熟的運營模式,平安驛吸引著眾多游客漫步其中,品嘗青海傳統(tǒng)大月餅、特色小吃“狗澆尿”等。

“目前我們還在進行一些項目的改造,包括增加演藝的內容和次數(shù),并通過特色化的宣傳讓更多游客前來打卡!瘪R海明說。

近年來,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以體驗河湟文化、品特色美食、了解民俗風情、觀賞民族建筑為特色,深度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打造以生態(tài)、文化、旅游、休閑養(yǎng)生、度假為一體的具有河湟文化風貌的綜合服務區(qū)。如今,這里已成為省內外游客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新興熱點。

作者 孔令磊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