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0日,歷經15個月的緊張施工建設,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生產準備工作已全面就緒,工程的首端站±400千伏柴達木換流站正式啟動系統帶電聯調,標志著工程進入最后的沖刺投運階段。此次系統調試將用時35天,開展功率正送、反送等117種運行狀態(tài)下的初始運行試驗、短路試驗、大負荷試驗等531項試驗項目。調試完成后,工程將正式投入運行。
青藏直流工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于2011年12月投運,也是豐水期“藏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的綠電輸送大通道。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和清潔能源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跨省區(qū)電網工程的輸電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為提高青藏直流工程正反向輸電能力,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實施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對兩端換流站柴達木換流站、拉薩換流站進行擴建升級,將原有的輸送功率從600兆瓦提升至1200兆瓦,促進西北電網和西南電網電力互濟,保障清潔能源消納和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規(guī)劃重點工程,于去年5月開工建設,是我國首個在已投運的直流輸電工程基礎上開展的擴建工程,也是我國首個采用雙極4閥組換流器并聯運行的直流工程。對于這項國內首創(chuàng)的新技術,國家電網開展全面精細研究,通過給換流器配置直流轉換開關、直流高速開關的主接線方案,實現了換流器并聯運行;同時,提前開展實驗室控制保護聯調試驗,耗時五個月,通過1554項聯調試驗的全面驗證,確保了技術可行性和運行可靠性。
國家電網利用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契機,梳理柴達木、拉薩兩座換流站運行時間長且性能不穩(wěn)定的設備,制定了自主可控技術改造實施方案,同時新建數字換流站系統、新一代直流監(jiān)控系統等3類設備,進一步提升換流站數字化水平。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