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民族團結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林蔭深處石榴紅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潘玲
發(fā)布時間:2025-09-15 07:42:50
編輯:孔令磊

  

1

  “紅色業(yè)委會”共治共享一家親。記者 潘玲 攝

2

交流刺繡技法。記者 潘玲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秋雨細密,浸潤著高原小城。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陰鎮(zhèn)林蔭社區(qū),“紅石榴愛心公益平價蔬菜超市”里,回族婦女馬玉蘭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了一些青菜。“你看,這菜多新鮮!”她笑容滿面。這樣的溫情,在這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qū)里,早已不是新鮮事。

  2017年成立至今,林蔭社區(qū)像一顆慢慢飽滿的石榴,將漢、藏、回、土等7個民族的5298位居民,緊緊裹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果殼”里。在這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口號,是每一次伸手相助的溫度,是每一頓共餐的香氣,是基層治理中藏著的“團結密碼”。

  志愿紅織密連心網

  每周五下午,林蔭社區(qū)的街巷里總會飄起“志愿紅”——穿紅馬甲的身影穿梭在樓棟間,義剪的推子嗡嗡響,清掃的掃帚沙沙動,文明勸導的聲音帶著笑意。這抹紅,成了各族居民心中最暖的顏色。

  朱春蘭是志愿服務隊里的“明星”,她的理發(fā)手藝在社區(qū)小有名氣。她一邊替回族老人馬德福修剪頭發(fā),一邊聊著家長里短。“每個月都來,已經是老熟人了!”朱春蘭笑著說。從2023年開始,她和隊友定期為社區(qū)老人免費理發(fā),一推一剪之間,剪出的是發(fā)型,留下的是親情。

  王嶺花也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她常年照顧79歲的獨居藏族老人山神寶,買菜買藥、打掃除塵、陪聊說笑,從生活到心靈,無微不至。“他還送我他自己做的糌粑呢!”說起這段跨越民族的親情,王嶺花語氣里滿是自豪。

  社區(qū)還經常組織各族群眾一起打掃道路、清理綠化帶、維護公共設施。在共同勞動中,大家話語通了、感情近了。

  最熱鬧的要數“移動辦公桌”進小區(qū)的日子。每周三和周五,社區(qū)主任楊原會帶著工作人員在廣場“擺攤”。藏族阿姨來辦養(yǎng)老認證,回族大叔咨詢低保政策,漢族大姐詢問醫(yī)保繳費……原來跑好幾趟的事,現在一下樓就能辦妥。服務中還融入民族團結、消防安全、政策法規(guī)宣傳,一舉多得。

  “養(yǎng)老保險催繳成功率98%,醫(yī)保催繳成功率99%,納入特困戶9戶9人,城鎮(zhèn)低保納入132戶”,這些數字背后,是各族居民“有事找社區(qū)”的信任,更是“你幫我、我?guī)湍?rdquo;的情誼。楊原的公文包里,總揣著一本民情筆記,誰家老人需探望、誰家孩子上學難,一一記錄在冊。

  “紅色業(yè)委會”共治共享一家親

  走進貴德縣面粉廠家屬院,平整的水泥地、整齊的煤房,誰能想到,這里曾是“煤房漏雨、垃圾堆滿”的老舊小區(qū)?“以前別提多糟心了,煤房快塌了沒人管,樓道里的垃圾好幾天不清理。”老黨員韓有福回憶起過去,連連搖頭。

  改變,始于社區(qū)推動成立的“紅色業(yè)委會”。沒有物業(yè)公司進駐,社區(qū)就牽頭讓居民自己“當家”——漢族、藏族、土族居民一起投票,推選韓有福當帶頭人。從此,小區(qū)里沒了“各管各”,多了“一起干”:各族居民輪流掃樓道;鄰里有矛盾,韓有福帶著業(yè)委會成員上門勸,“都是一個院的,啥矛盾不能坐下來聊?”

  如今的面粉廠家屬院,不僅環(huán)境變好了,還多了“共吃大鍋飯”的習慣——春節(jié)包餃子、端午煮粽子,各族居民帶著自家的拿手菜聚在一起,小區(qū)實現了真正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目前,這種“紅色業(yè)委會”模式正在林蔭社區(qū)推廣。楊原說:“讓各族居民從‘旁觀者’變成‘主人翁’,不僅破解了老舊小區(qū)治理難題,更讓民族團結有了‘根’——大家守著同一個家,心自然就近了。”

  針腳里、飯香中見同心

  “這個針腳可以這樣走……”8月27日,在林蔭社區(qū)紅石榴繡坊里,幾位婦女正在交流刺繡技法,她們中有漢族、土族、回族,涉及繡法包括青繡、剁繡等。

  “閑了就來這兒,學繡法、拉家常,比在家熱鬧多了!”

  “你看墻上掛的這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橫幅,是大家伙兒一起繡出來的,還到北京參過展呢!”楊原自豪地介紹,“那幅布達拉宮的刺繡是一位回族阿娘繡的。”

  如果說繡坊是“靜”的交融,那節(jié)日里的“同做一鍋飯”就是“熱”的團圓。不管是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還是其他節(jié)日,轄區(qū)各族居民都紛紛前來參加。漢族群眾講述節(jié)日的由來,藏族群眾身著節(jié)日盛裝跳著歡快的鍋莊出場,回族群眾負責掌勺烹制美食。在品嘗過程中,藏族、回族、漢族等各族群眾交流討論各自對美食和文化的感受,現場呈現出各民族之間和諧共融的氛圍。通過共同參與做飯和用餐,通過聊天交流,進一步增進了各族居民間的了解和信任,讓他們對彼此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不,雖然離中秋節(jié)還有一段時間,已經有轄區(qū)群眾來社區(qū)打聽今年的中秋節(jié)怎么慶祝了。

  “您啊,再等等,到時候我們提前通知。”林蔭社區(qū)主任楊原樂呵呵地回復對方。

  從志愿紅的暖,到共管家的實,再到文化融的甜,林蔭社區(qū)把民族團結的種子,種在了每一件“小事”里——是朱春蘭剪刀下的碎發(fā),是韓有福和居民們收拾的樓道,是繡坊里交織的彩線。在這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是各族居民臉上的笑容,是“一家人”的默契,是“林蔭深處石榴紅”的生動實踐。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拜會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
羅東川率團赴北京市考察重點企業(yè)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考核面試公告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青海西寧城西區(qū)兩大科創(chuàng)平臺落地揭牌
大通縣:海拔2800米的山村迎來學生專線公交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
聯盟共建 青海省7個區(qū)縣攜手共譜“民族團結曲”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白族銀匠敲出...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以民族團結之...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深耕細作,講好新時代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涼面箭”,暖人心——...
創(chuàng)新采用“展演+展示”雙模式 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石榴花香潤秋風 歌舞情...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石榴籽緊相擁 繪就民族...
2025年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 西寧市促進各...
熱點圖片
高原上的馬拉松,激情似火!
高原上的馬拉松,激...
“沉睡”的土地煥發(fā)生機結出“致富果”
“沉睡”的土地煥發(fā)...
直擊高原最美賽道:跑過西寧 愛上西寧——2025大美青海高原馬拉松今日開賽
直擊高原最美賽道:...
【家住黃河源】黃河岸邊的動物朋友們
【家住黃河源】黃河...
愿為熱愛赴山!2025“兩個博覽會”玉樹鍋莊舞展演團隊素描
愿為熱愛赴山!2...
【服貿會·青海進行時】煙火添色服貿 機遇潮涌首鋼——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一線見聞
【服貿會·青海進行時...
【大美青!じ咴闱颉抗ナ丶?zhèn)洌骄!——第二屆“青超聯賽”第十三輪西寧主場見? border=
【大美青!じ咴闱...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勁旅交鋒,精彩!——第二屆“青超聯賽”第十三輪果洛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林蔭深處石榴紅

青海日報
2025-09-15 07: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林蔭深處石榴紅

青海日報
2025-09-15 07: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林蔭深處石榴紅

  • 2025-09-15 07:42:50
  • 來源:青海日報

  

1

  “紅色業(yè)委會”共治共享一家親。記者 潘玲 攝

2

交流刺繡技法。記者 潘玲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秋雨細密,浸潤著高原小城。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陰鎮(zhèn)林蔭社區(qū),“紅石榴愛心公益平價蔬菜超市”里,回族婦女馬玉蘭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了一些青菜。“你看,這菜多新鮮!”她笑容滿面。這樣的溫情,在這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qū)里,早已不是新鮮事。

  2017年成立至今,林蔭社區(qū)像一顆慢慢飽滿的石榴,將漢、藏、回、土等7個民族的5298位居民,緊緊裹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果殼”里。在這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口號,是每一次伸手相助的溫度,是每一頓共餐的香氣,是基層治理中藏著的“團結密碼”。

  志愿紅織密連心網

  每周五下午,林蔭社區(qū)的街巷里總會飄起“志愿紅”——穿紅馬甲的身影穿梭在樓棟間,義剪的推子嗡嗡響,清掃的掃帚沙沙動,文明勸導的聲音帶著笑意。這抹紅,成了各族居民心中最暖的顏色。

  朱春蘭是志愿服務隊里的“明星”,她的理發(fā)手藝在社區(qū)小有名氣。她一邊替回族老人馬德福修剪頭發(fā),一邊聊著家長里短。“每個月都來,已經是老熟人了!”朱春蘭笑著說。從2023年開始,她和隊友定期為社區(qū)老人免費理發(fā),一推一剪之間,剪出的是發(fā)型,留下的是親情。

  王嶺花也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她常年照顧79歲的獨居藏族老人山神寶,買菜買藥、打掃除塵、陪聊說笑,從生活到心靈,無微不至。“他還送我他自己做的糌粑呢!”說起這段跨越民族的親情,王嶺花語氣里滿是自豪。

  社區(qū)還經常組織各族群眾一起打掃道路、清理綠化帶、維護公共設施。在共同勞動中,大家話語通了、感情近了。

  最熱鬧的要數“移動辦公桌”進小區(qū)的日子。每周三和周五,社區(qū)主任楊原會帶著工作人員在廣場“擺攤”。藏族阿姨來辦養(yǎng)老認證,回族大叔咨詢低保政策,漢族大姐詢問醫(yī)保繳費……原來跑好幾趟的事,現在一下樓就能辦妥。服務中還融入民族團結、消防安全、政策法規(guī)宣傳,一舉多得。

  “養(yǎng)老保險催繳成功率98%,醫(yī)保催繳成功率99%,納入特困戶9戶9人,城鎮(zhèn)低保納入132戶”,這些數字背后,是各族居民“有事找社區(qū)”的信任,更是“你幫我、我?guī)湍?rdquo;的情誼。楊原的公文包里,總揣著一本民情筆記,誰家老人需探望、誰家孩子上學難,一一記錄在冊。

  “紅色業(yè)委會”共治共享一家親

  走進貴德縣面粉廠家屬院,平整的水泥地、整齊的煤房,誰能想到,這里曾是“煤房漏雨、垃圾堆滿”的老舊小區(qū)?“以前別提多糟心了,煤房快塌了沒人管,樓道里的垃圾好幾天不清理。”老黨員韓有福回憶起過去,連連搖頭。

  改變,始于社區(qū)推動成立的“紅色業(yè)委會”。沒有物業(yè)公司進駐,社區(qū)就牽頭讓居民自己“當家”——漢族、藏族、土族居民一起投票,推選韓有福當帶頭人。從此,小區(qū)里沒了“各管各”,多了“一起干”:各族居民輪流掃樓道;鄰里有矛盾,韓有福帶著業(yè)委會成員上門勸,“都是一個院的,啥矛盾不能坐下來聊?”

  如今的面粉廠家屬院,不僅環(huán)境變好了,還多了“共吃大鍋飯”的習慣——春節(jié)包餃子、端午煮粽子,各族居民帶著自家的拿手菜聚在一起,小區(qū)實現了真正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目前,這種“紅色業(yè)委會”模式正在林蔭社區(qū)推廣。楊原說:“讓各族居民從‘旁觀者’變成‘主人翁’,不僅破解了老舊小區(qū)治理難題,更讓民族團結有了‘根’——大家守著同一個家,心自然就近了。”

  針腳里、飯香中見同心

  “這個針腳可以這樣走……”8月27日,在林蔭社區(qū)紅石榴繡坊里,幾位婦女正在交流刺繡技法,她們中有漢族、土族、回族,涉及繡法包括青繡、剁繡等。

  “閑了就來這兒,學繡法、拉家常,比在家熱鬧多了!”

  “你看墻上掛的這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橫幅,是大家伙兒一起繡出來的,還到北京參過展呢!”楊原自豪地介紹,“那幅布達拉宮的刺繡是一位回族阿娘繡的。”

  如果說繡坊是“靜”的交融,那節(jié)日里的“同做一鍋飯”就是“熱”的團圓。不管是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還是其他節(jié)日,轄區(qū)各族居民都紛紛前來參加。漢族群眾講述節(jié)日的由來,藏族群眾身著節(jié)日盛裝跳著歡快的鍋莊出場,回族群眾負責掌勺烹制美食。在品嘗過程中,藏族、回族、漢族等各族群眾交流討論各自對美食和文化的感受,現場呈現出各民族之間和諧共融的氛圍。通過共同參與做飯和用餐,通過聊天交流,進一步增進了各族居民間的了解和信任,讓他們對彼此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不,雖然離中秋節(jié)還有一段時間,已經有轄區(qū)群眾來社區(qū)打聽今年的中秋節(jié)怎么慶祝了。

  “您啊,再等等,到時候我們提前通知。”林蔭社區(qū)主任楊原樂呵呵地回復對方。

  從志愿紅的暖,到共管家的實,再到文化融的甜,林蔭社區(qū)把民族團結的種子,種在了每一件“小事”里——是朱春蘭剪刀下的碎發(fā),是韓有福和居民們收拾的樓道,是繡坊里交織的彩線。在這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是各族居民臉上的笑容,是“一家人”的默契,是“林蔭深處石榴紅”的生動實踐。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潘玲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长白| 安龙县| 土默特左旗| 虹口区| 渝中区| 林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建瓯市| 潞城市| 伽师县| 江北区| 深泽县| 陆川县| 芦溪县| 德保县| 冕宁县| 南昌县| 新源县| 即墨市| 八宿县| 涡阳县| 横山县| 磐安县| 渭南市| 通榆县| 剑阁县| 巍山| 上杭县| 高淳县| 太和县| 壤塘县| 察哈| 萝北县| 黔西县| 格尔木市| 文成县| 胶南市| 颍上县| 依兰县| 临邑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