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和青海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的多起典型案件如當頭棒喝,向全黨敲響警鐘:在作風建設攻堅戰(zhàn)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特殊論”“補償心理”等錯誤思想的潛流涌動,正成為侵蝕黨員干部肌體健康、動搖黨風政風根基的重大隱患。面對作風建設的“婁山關”“臘子口”,唯有刀刃向內去腐生肌,抓鐵有痕祛病強身,方能匯聚起激濁揚清的強大正能量。
破除思想妄念必須正本清源,筑牢政治建設的“定海神針”。從曝光的案例看,某些干部打著“工作特殊”“地方特殊”的幌子行特權之實,扛著“過去吃苦”的招牌謀補償之私,實質是政治信仰缺失的軟骨病、是思想堤壩潰決的穿堤蟻。新時代作風建設攻堅戰(zhàn),首要是打好思想淬煉的主動仗。各級黨組織要構建“黨性教育+廉潔文化+案例警示”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通過“關鍵少數(shù)”講黨課、支部生活議初心、實境課堂悟宗旨等方式,讓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真正成為衡量黨性的“政治標尺”,讓“權為民所賦”的根本立場化為從政履職的“條件反射”。
整飭沉疴積弊必須系統(tǒng)施治,織密監(jiān)督問責的“天羅地網(wǎng)”。作風建設“一篙松勁退千尋”,必須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構建防控體系。要緊盯“三重一大”決策過程的廉政風險,運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分析公車軌跡、公務接待等數(shù)據(jù)畫像;要建立“群眾點單、紀檢派單、部門接單”的問題排查機制,讓電子舉報平臺成為全天候在線的“政治CT機”;要對招投標、國企經(jīng)營等關鍵領域開展“穿透式”審計監(jiān)督,形成從個案查處向系統(tǒng)治理延伸的“滾雪球”效應。唯有讓監(jiān)督長出“牙齒”、讓問責帶“高壓電”,方能斷“特殊思想”之根,絕“補償心理”之患。
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必須標本兼治,構建久久為功的“閉環(huán)鏈條”。當前作風建設已進入“船到中流”的攻堅期,更需堅持“三不腐”一體推進的辯證思維。既要通過以案促改深挖制度漏洞,健全公務接待、政商交往等“全要素標準”,也要運用融媒體手段打造廉政文化品牌,讓“親清關系”“過緊日子”成為集體政治記憶。當各級黨組織都把作風建設作為“政治責任田”精耕細作,當每位黨員干部都把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視為工作“必選項”而非“選擇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金色名片”必將更加熠熠生輝。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在黨的自我革命新征程上,以刀刃向內的政治勇氣斬斷特權思想的歷史臍帶,以刮骨療毒的堅強意志清除“心理補償”的利益藩籬,定能讓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