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施工進度。韓興旺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0日,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岸邊的積石鎮(zhèn)地質(zhì)災害避險搬遷點,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排排新房在雨霧中漸露雛形。
積石鎮(zhèn)人民政府副鎮(zhèn)長索南東智,已連續(xù)在這里“駐扎”3個多月。為推動積石鎮(zhèn)黨委、政府這項“頭號工程”圓滿完工,也為讓群眾遷出地質(zhì)災害隱患點、住上滿意新居,他和黨員干部組成的“先鋒隊”,喊出了“黨旗插在搬遷一線,黨員沖在攻堅前沿”的口號。
避險搬遷工作千頭萬緒,從最初的動員搬遷,到安置點新居的規(guī)劃設計,再到如今的施工建設,先鋒隊遇到了不少“難心事兒”。
“西溝村4個自然村地處腦山地區(qū),山大溝深,南北地勢落差近300米,每年汛期都是我們最揪心的地方。”積石鎮(zhèn)黨委副書記、鎮(zhèn)長韓有文指著地圖皺起眉頭。
西溝村距離積石鎮(zhèn)10公里,地理位置特殊。過去,這里用水困難,孩子上學、群眾出行都極為不便。但再落后的山村,也是村民的“根”。“住了這么多年都沒事,為啥要搬遷?”“去了城里種不了地,我們吃啥?”“剛蓋的房子又要搬,損失誰來補?”村民顧慮重重,不少人抱著“寧住老房守窮,不搬新房冒險”的想法;叵肭捌趧訂T搬遷的經(jīng)歷,韓有文連連搖頭:“難啊!”
可西溝村91戶、加入村1戶村民的安危,始終是干部們心頭的牽掛——這些住戶均處于地質(zhì)災害隱患點,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為此,積石鎮(zhèn)黨委迅速啟動“黨員聯(lián)戶”機制,32名黨員干部與92戶群眾結(jié)對,嘗試用“炕頭夜談”的方式打開群眾心結(jié)。
索南東智的包聯(lián)對象是村民韓克力草麥。為說服這位“釘子戶”,索南東智帶著暴雨毀房的報道和安置點設計圖紙,在韓克力草麥家連續(xù)“蹲”了7天,終于幫他算清了“安全賬”“經(jīng)濟賬”。韓克力草麥動容地說:“你們這么上心,我搬!我信黨和政府!”
搬遷工作全面推進后,為讓村民更放心、安心,積石鎮(zhèn)又推出“三個參與”機制:群眾代表參與新居戶型布局設計,窗戶朝向由村民投票決定;5名老黨員和3名村民組成“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組”,每日到工地巡查;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以小工身份參與建設,既能掙工錢,又能當“監(jiān)工”。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芝麻小事”,卻件件辦到了村民心坎上。

村民正在裝修新居。記者 牛玉嬌 攝
西溝村村民韓艾草已在工地干了2個月,拿到1.1萬元工資。他笑著說:“看著新房一點點建起來,我心里特別踏實,既能掙錢又能當‘監(jiān)工’,特別安心。”
讓村民安心的事還有很多。避險搬遷安置點的“黨員示范崗”屋頂紅旗飄揚,黨員就在工地上,村民有問題隨時能找上門;臨時黨支部每日召開“現(xiàn)場碰頭會”,及時解決村民提出的各類困難。
前幾日,搬遷戶韓者麻錄找到臨時黨支部,提出想把原本規(guī)劃的平房改成二層樓房,黨支部當天就協(xié)調(diào)施工隊調(diào)整了設計圖;村民馬木漢麥因家里孩子多,希望增加臥室面積,黨支部也第一時間上門協(xié)調(diào)解決。如今,韓者麻錄、馬木漢麥的新居已開始內(nèi)部裝修。馬木漢麥不由感慨:“能住上稱心如意的房子,多虧黨的政策好,這些干部真了不起!”
看著搬遷戶的笑容越來越燦爛,西溝村村委會主任韓學良也十分欣慰:“搬下來后,房子安全、村道寬敞,就近就業(yè)、就學都方便多了。我們總算翻身成了‘城里人’,日子就像線辣椒一樣紅火!”
黨員帶頭,事半功倍。從“要我搬”到“我要搬”,從“憂居”到“優(yōu)居”,西溝村避險搬遷安置工作的有序推進,正是循化縣以黨建引領地質(zhì)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的生動寫照。
目前,循化縣868戶避險搬遷安置戶的房屋建設已全部開工,其中集中安置739戶,分散和購房安置129戶,已有341戶順利入住,群眾滿意度持續(xù)提升。
積石山下,黃河岸畔,一個個避險搬遷安置點內(nèi)黨旗招展、工程有序。韓有文擦去額頭的汗珠,笑著說:“用不了多久,村民們就能喜遷新居,在新家辦喜事、開啟新生活,熱熱鬧鬧過日子!”
。▉碓矗呵嗪H請螅